中研院植物標本館 > 院區植物介紹 > 植物簡介

榕樹(正榕)

學名Ficus microcarpa L. f. var. microcarpa
中文名榕樹(正榕)
形態描述常綠喬木,植株具白色乳汁。單葉互生,卵形,全緣;隱頭花序腋生;隱頭果成熟暗紅色,徑約1公分。
分佈 熱帶亞洲至澳洲
本區分佈植物所南側、近史所旁、傅斯年圖書館前、活動中心門前草坪及全院零星種植
 印度橡膠樹與榕樹皆是常見的桑科榕屬植物及行道樹。榕屬植物多生長於熱帶,它們有許多特別的生長方式來適應高溫、潮濕、且土壤層薄的環境。例如榕樹寬廣伸展且淺薄的根系,以及印度橡膠樹的板根(較大的植株)、支柱根,可以固定土壤並穩固植株;像鬍鬚般的氣根可由空氣中吸收水氣。氣根若接觸到土壤會成長加粗,逐漸成為支柱根。榕屬植物的隱頭花序亦相當特別,其圓球狀花序﹙將來發育為隱頭果﹚內,有成千上萬個小花聚集,其遠端處有一個小孔可供小蜂進入傳粉。我們即食用無花果的整個隱頭花序。本地出產,在夏季深受喜愛的愛玉子(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亦是榕屬植物。取其種子﹙瘦果﹚的外果皮中的果膠,加入糖與酸即製出可口的愛玉凍。

0035139

榕樹(正榕)
0035139

0035140

榕樹(正榕)
0035140

0035141

榕樹(正榕)
0035141

0035150

榕樹(正榕)
0035150

Powered By Subgurim(http://googlemaps.subgurim.net).Google Maps A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