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植物標本館 > 院區植物介紹 > 植物簡介

錫蘭饅頭果

學名Glochidion zeylanicum (Gaertn.) A. Juss. var. zeylanicum
中文名錫蘭饅頭果
形態描述常綠喬木,可達7公尺高。單葉互生,橢圓形,5-15公分長,3-8公分寬,先端鈍,葉全緣;蒴果似包子形狀,成熟後開裂露出紅色種子。
分佈 印度、錫蘭、華南、台灣及日本
本區分佈警衛宿舍近研究院路之東南面,數學所西面草坪,植物所標本館西面草坪和語言學研究所東南側。
 大戟科植物所涵蓋的種類歧異度相當大,有大喬木、藤本、小灌木、至小型草本。本科植物在院區有25種以上,饅頭果屬是院區內最大的屬,有五種(和一變種)之多。院區之植被雖然以人工植栽為主,但仍可以見到原生次生林木的殘餘物種。錫蘭饅頭果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台灣低海拔丘陵地常見的原生樹種。院區有不少棵樹齡超過四十年的錫蘭饅頭果,這幾棵大樹應是院區於民國四十三年院方營建新址時逃過一劫並保留下的。它們見證了院區近五十年來的發展並紀錄下院區過去天然植被的痕跡,應特別加以保護。

0034585

錫蘭饅頭果
0034585

0034586

錫蘭饅頭果
0034586

0034587

錫蘭饅頭果
0034587

0034588

錫蘭饅頭果
0034588

0034589

錫蘭饅頭果
0034589

Powered By Subgurim(http://googlemaps.subgurim.net).Google Maps ASP.NET